戒幢讲堂 | 文化与文明 (上)&(下)
发布日期: 2021-11-12 浏览量: 1,127 次浏览
戒幢讲堂 | 文化与文明(上)
(本文为戒幢佛学研究所戒海法师的讲座录音整理,戒海法师修订发布)
非常高兴,又迎来了一周一次的周日皈依共修。首先随喜诸位老菩萨、年轻的菩萨们来到戒幢讲堂亲近佛法、随喜佛法、了解佛法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修学佛法,关键还是在于建立我们的信心道念。《华严经》里面说:“信为道元功德母,增长一切诸善法。”信是我们能够走入佛法 、亲近佛法的基础。如何增长“信”呢?前段时间我在讲《大乘起信论》这个课程,里面说在“诸法实相”还没有证到之前,我们只能先选择相信,等到我们修学了佛法,我们的智慧随着修学佛法一点一点地开显的时候就发现,原来佛法这么广大,这里面的智慧真的是不可思议,这个时候你就会对佛法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烈。
今天我想从“文化与文明”的这个角度来跟大家讲述佛法的度化方便,以此来建立大家对佛法的信心。今天的内容首先是介绍一下,什么是文化?什么是文明?就是对概念做简单的一个界定;接下去介绍文字与我们文明之间的关系;再接下去介绍上古那些经典里面的内容跟佛法的关系;接下去再介绍佛教传入到中国大概的历史,到了唐、宋,那个时候佛法遍地开花,是属于当时国家的主流文化,所以说那个时候佛法已经完全生活化。佛教生活化的表现在哪里?就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大概介绍这么一些内容。
我们来先看一下什么叫做文化?什么叫做文明?简单地来说,我现在讲的这两个概念,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,它概念也在不停的变化,我现在讲的概念还是古代的,那么它是怎么定义这个概念的?我们学习佛法,所讲的概念基本上都是沿用古代的概念,文化简单地说就是“文治教化”。什么又是文呢?文概念可不好定义了。我看到《周易》里面有一个定义,它说:“经纬天地曰文,道德博闻曰文,勤学好问曰文,慈惠爱民曰文。这里面主要是拿这四个方面来开显什么叫做文。你看文的内涵其实是很广大的,它包罗万象、经纬天地之间的一切的那些规律都可以称为文;而我们那个心性里面的道德也可以称为文;同时慈悲万物,度化众生都成为文。那么文明的概念又是什么?文明的概念就是文治教化的一个结果,它表现为叫文教昌明,又称为文明。简单地来说,文化是作为一个因、文明作为一个果,相对来说文化它是一种软实力、文明相当于是文化教化以后,它表现出来的总体一个成果。表现为就是一种物质性的,也包括了精神方面的一些成果。
那么这两个概念显然是有区别的,同时它又是有时候又互相混用,就是你可能有时候讲文明的时候,用的是文化这个词汇;有时候用文化的时候又用文明这个词汇,它是有互相用的。但是如果我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,比如说我们讲四大文明古国,那你不能说四大文化古国,为什么呢?因为文明它表现了一种成果。跟文明去比较的话,文化相对来说就比较局限性。
比如说仰韶文化、河姆渡文化,那么一般来说像这种就称为文化,不称为文明了,因为文明的概念相对来说就比较偏大一点。介绍了文化和文明的定义以后呢,就要接下去介绍我们上古的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?
要谈到文化首先离不开文字,从我们现在这个历史来看,我们都知道仓颉造字,仓颉据说是皇帝时代的一位史官,这个时间就很早了,它比夏商周还要在之前的。夏商周我们现在的历史都已经不太搞得清楚了,在外国人他是不承认的,甚至有些中国人他也不承认,这就很麻烦。那么仓颉造字有很多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传说,但是历史上面是留下来这些,包括现在还留下来有二十八个字,他造的那些文字。他当时造的文字当然是古文字了,古文字相当于是我们现代文字的一个祖先。造字,它其实后来到了《说文解字》,许慎他有本《说文解字》,它里面说造字有六种方法,这又称为六书。
那我们现在讲文字跟文明之间的关系,主要是着重于汉字,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,象形文字与英文这种文字有什么区别?区别的特点在哪里?这个非常重要。我们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,是方块字。同样在联合国提交一个文本翻译,第二个文本用英文可能要有三百页纸,同样翻译成汉字也就一百来页,大概也就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那个样子。汉字容量其实它含义、容量,就单个字而言,远远要比英文包容量信息量要大,而且同样汉字你可以写的很大,汉字既可以写得很大,而且你认的时候,也可以模模糊糊的就可以图像扫描一下,就知道这个是什么,所以汉字其实它识别起来,要比英文容易识别。
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,今天我想要讲的是,英文其实它是一种表音文字,它重点在于表音文字。那表音文字,我们说一个文字它都有三方面的内容,都要从三方面来讲,即音、形、义。有时候语言与文字这两个它不是并行的,有时候可能先有语言,后面才有文字的,慢慢地文字它就产生了,它来表达这个意思。所以音、形、义三方面,汉字的音、形、义这三方面的一个关系,与英文表音文字在音、形、义三方面的关系,哪种更加优越呢?
在音与义方面,你听到这个声音,那么产生了含义,对意思产生理解。音与义之间的关系,那么英文在这一点上肯定是具足的。汉字当然也具足。进一步,在形与义之间关系上面,表音文字是否也具有与我们汉字一样的能力呢?显然这方面就要差很多。我们说汉字首先你看它有象形指示。比如说:日字,你看太阳日,日字造型它其实就是好像圆圈,里面有一个点,来表示这个太阳,就慢慢地演化成我们现在太阳这个文字。月也是这样子,月是它是一个半月,然后有两个短横,构成了一个半月的一个形状,来比方月。流水也是这样子,流水它是两个三个点,就是那三个竖条,这样子来表示流水。它是一种从字形上一看你就知道明白是什么,汉字的形与义之间它是有一种强烈的相关性,英文显然就没有。
刚才讲的是音与义、形与义,还有个音与形之间的关系。三个关系中,区别象形文字与表音文字的,主要体现在形与义的关系上。大家都知道,形与右脑相关。义与左脑相关。因为,右脑与形象思维艺术创作相关。左脑与语言概念推理逻辑相关。汉字在形与义关系上的强相关性,就是在左脑和右脑之间建立起一种沟通,让右脑得到较好的开发。西方国家是表音文字,所以擅长逻辑思维。东方国家是象形文字,所以擅长形象思维。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。如果取来的象不准确,取来的第一手资料就不准确,你在此之上再如何加工分析,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
为什么说中日韩东亚三国的人均智商最高,中国人的智商为什么是全球第一,这是世界公认的,为什么呢?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字上面,象形文字蕴藏有表音文字所不具备的直觉能力。你只要研究了文字里面包含的相关性,你就会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因为“形”是通过形象来建立的,我们的心它本身就有取像的能力,经常锻炼的话,形象抓取能力就强,就表现富有右脑能力。在形上所建构的义,这个义那么就称为名言。声音里面有个同性,比如说我讲声音的时候同样讲一个字,这个字其实这最后你不管怎么分析,它其实都是每一个声音都是不一样的,比如说:我讲这个杯子、杯子、杯子,其实每一个杯子声音不可能完全一样,但是你发现里面有一个同性可得,这个同性就是名言。那么我一个人讲杯子里面有同性,大家男女老少都讲这个杯子,大家都会有这个同性,所取的这个同性叫做名,这个名,然后与义这个形象挂起钩来。
最初我们去幼儿园去学文字的时候,幼儿园老师怎么教我们识字的呢?大家只要能回忆一下就明白,这个学习的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老师手里面拿着个苹果,不停地发音,手上指着苹果,然后他说苹果、苹果、苹果。他这么跟你说的时候你还是不知道,在想:老师为什么发苹果这个声音?老师怎么一直在发苹果这个声音,然后还手指着这个苹果?老师的目的,就是让我们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,声音听到的时候肯定会取到一个同性,但是小孩子一下子领会不了,不知道这个声音是要指到苹果的同性上面去。
等到你回家以后,父母亲看到你很高兴,父母亲正好买了苹果,父母亲一说苹果,你突然一下子明白了——原来老师发苹果的声音就是要指到这个桌子上的苹果上面去,你明白了,这个时候你就领悟了同性,构成了学习过程,已经学到一个概念,知识是这么来的。这就是从音、形、义上面来介绍一下我们汉字,为什么它构成了对我们的右脑思维,它就有一种非常大的帮助。以上是解释一下文字与文明的关系。
戒幢讲堂 | 文化与文明(下)
接下来介绍一下华夏文明它是怎么传承的。华夏文明从商朝以来,上古文化是博大精深的,现在可以知道的大致有三本经,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,这三本经典它也不区分儒家、道家,上古的时候它是不区分儒家、道家,到后来才慢慢地区分了儒家与道家。《易经》解释的道理,后面有各种各样的解释,它可以用到预测上面,这里面它反映的道理就非常深刻。
《易经》它带给我们中国人的人文思想是非常深刻的。《易经》认为人们的语言概念逻辑,在天道因果面前其实是小儿科,相当于佛经上常说的一切法不可说。所以他为什么重视这种占卦?因为占卦的预测,其中的最关键部分,是通过形象思维捕捉到的,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。古人占卦能力是很强的,一直从汉朝、到唐朝占卦能力都很强,只是后来这个能力就慢慢地削弱了。因为占卦是依靠形象直觉思维能力。他通过占卦得到卦象,以指导他下一步的工作,国家里面有这样的占卦的,那时候称为太史官,有这样的大臣。
中国为什么不太重视逻辑?它有这种文化的根源性在里面。他认为你搞逻辑,你搞逻辑推出来的结果,通过天道感应到的卦象,一下就把逻辑结果否定掉了。他说你按这么逻辑常识去做的话,卦象显示会造成一种恶的结果,直接否定掉了,所以国人不太重视逻辑。所以,中国人不是不懂逻辑,而是中国人的逻辑是超级逻辑,是直觉逻辑。以佛教术语来比方,就是世智辩聪与般若智的区别。中国人讲《易经》,他会更着重于从一种不可思议性上面去建构,因为整个的因果它是一种道体,它怎么来的不可思议,因为因果缘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。
《黄帝内经》里有一段文字:“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”也就是说所谓的真人或者智人,他的寿命可与天地同寿、与日月齐光。那时候他讲的上古真人,讲的这些道理,而且还说到了,他说上古之人活个上百岁那是很正常的。我们现在显然已经完全达不到了,为什么达不到,就是没有遵守这些规律。
他讲到这些东西与佛教的观点始终是相同的,就是上古传下来的这种文化,始终是认为这个我们道德是在逐渐下降的,越是古代,总认为是道德越高,寿命也很高。慢慢地随着我们众生的业力加重,道德普降,寿命也就慢慢地短了,这个观点与佛教的观点是完全吻合。佛教的观点是什么,就是讲减劫,我们现在这个时空有个概念叫做减劫,我们地球现在所处的时空叫做第九减劫。
所谓的减劫就是整个的寿命,随着我们道德的不断的滑坡下降,那么寿命、福报、身高都在下降,是这么一个整体趋势。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时候,他那个时代正好处于平均寿命100岁的时候,我们现在不敢相信佛所说的这么一个事实,很多人包括现在的很多这个专家,他认为这个古人大概只有三四十岁的平均寿命,这个某某朝代大概四十岁,某某朝代大概五十岁,一般来说它的基本上结论是这样子的。
但是考古说话了。在1992、1993年左右,在江苏省连云港出土了一个古墓,挖开古墓以后,在古墓就挖掘出一个竹简,竹简是那个当时的郡守,他是要向皇帝汇报写的一份材料,那么他把所辖郡里面做了人口普查。看了这人口普查它就把那些专家给打脸了,在这个人口普查上面,那个县里面大概有上万人,那个县里面上万人平均寿命,比我们现代人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日本还要高。所谓的那些专家,因为他被自己的知识所障碍,因为很多历史你看不到了,那么他就根据他自己的那些知识的判断,就得出了这个古人寿命只有四十岁、五十岁的。虽然,那些古籍上面都写的某某皇帝一百二十岁,某某皇帝一百三十岁,上古时候的皇帝寿命怎么怎么长,对这些,专家是肯定是不相信的。
所以说在这两个当中你选择相信谁?但如果说你有智慧的人你就知道,那肯定是那个竹简更真实,墓里面出土的东西更真实。《尚书》大家知道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,这个著作里面他提出一个理念,它叫做人心惟危。危险的危,就是我们人心,我们现在的世道人心其实是很危险的,与佛法的说法是不是很相应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也有类似的这个句子,他说:“南阎浮提众生,举心动念,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。”它不过是换了个说法,《尚书》只是换了个说法,说成“人心惟危”,人心很危险。
因为我们心里面充满了贪、嗔、痴,所以说人心惟危,现在这个人普遍的人寿只有100岁,那么已经到了“劫末”了,很快就到反转的时候了。所以说这叫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。这个“道”又非常的精微,非常的微妙、玄微,一般人根本不可捉摸,所谓的“道”是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”。人心又是充满了迷惑,那么烦恼,贪、嗔、痴,道心又这么精微,玄妙又不可知,他说现在给你一个办法叫做“惟精惟一”,“惟精惟一”是我们通向需要回到道心的一个方法。“惟精”就是专门专注在一个点上去追求“道”,才能回到“惟一”道行,回“道”以后就是“允执厥中”,“允执厥中”那么就“执守中道”。
到后来,儒家有部经典《大学》,《大学》里面它也有类似的说法。这个《大学》的概念不是我们现在世间大学的概念,也不是我们以前小学的概念。以前的小学那是叫“文字之学”,学的是文字训诂。“大学”叫“大人之学”,这个“大人”就是指圣人怎么成圣。“大人之学”方法是什么?他说在“明德”。“明德”这个概念其实不太好理解的,但是如果我们学了佛法就明白了,还有一个大智慧的德行可以去追求,就是说我们的菩提自性、清净心,说的就是这么回事。对佛来说,那就叫“无上正等正觉”,那只是换了个概念。“明明德”,是追求一种智慧光明的一种觉性。追求智慧光明的觉性,这个是从自利的角度。从利他的角度来说,在“亲民”。一个是用“明明德”以自利,在“亲民”——把我所悟到的智慧,跟大家宣讲,去利益众生这个叫“亲民”,与大家一起走向光明觉悟的彼岸,这个叫做在“止于至善”。
它后面又说了“故知止而后有定”,“故知止”,知道了我需要追求的目标,然后我志向坚定,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。”其实就与诸葛亮那两句特别有名的《诫子书》里面两句话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其实是一个道理。等到了我们能够心静下来了,“静而后能安”,“静”与“安”只是一个层次的关系,“静”只是说内心慢慢地静下来,因为我们不再向外追求了,有个坚定的志向。“安”相当于这颗安静的心已经化成了我们本有的一种功能。所以说“天地崩于前而色不变”,这种情况可以称为“安”。“安”以后你才能有“虑”,“虑”才能有“得”。所以说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”,你靠这个这颗心再去体察万物万事的道理,你就发现生长规律是怎么回事,所以叫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”,“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明白并遵守万事万物的礼仪尊卑差别顺序。所以,儒家的经典,其实讲的就是佛法的道理,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宣传。
《中庸》也是这样,叫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。你看他说“道”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,“可离非道也”,可以离开的东西就不叫道。那个“道”,你看这里面讲的也很清楚,他说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”,这个叫“中道”。“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这是讲“道”的应用,道的应用就是“致中和”,其实与佛教的道理完全是吻合的,那么只不过是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开显。
后来佛经里面有一个说法,它说“我以秘法度化众生”,佛这么说的。到了北宋初年,在永明延寿大师的《万善同归集》里面,有这么一句话,他说《起世界经》里面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,佛言:“我以秘法度化众生,遣二菩萨往震旦国”。那么二菩萨是哪两个菩萨呢?一位是儒童菩萨,儒童菩萨就是孔子;还有一位是迦叶菩萨,那么就是老子,这两位菩萨首先他们在我们华夏文明建立的初期,他们就把文化的根给种下去了。
我们要解读中国历史,一般来说要有两个最基本的观念。第一个观念就是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过众生,我们作为佛弟子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,看待任何事物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,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,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众生,无时不刻地始终在关爱着我们众生。同时,第二个观念,就是每个时代又由于其众生业力的因缘,所以存在种种的限制。所以看任何的一个历史事件都要从这两个相对的角度去看,既要看到佛菩萨愿力的情况,同时又要看到众生业力的情况。在这种情况下去看待中国的佛教、乃至中国的历史,你就会觉得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也就能解释了。我们对未来中国国家的命运就会有一种非常乐观通达的认识。(全文完)
(编注: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戒幢佛学研究所的观点、立场)
<微信服务号>
地址: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
电话:0512-65349545(客堂) 65511746(弘法部)
信箱:admin@jcedu.org